初二之前学习更像打工,初二之后学习更像创业。换句话说,初二之前,你只要像打工坐班一样,老老实实,朝九晚六老板也就是老师,人家给你安排啥活,你就干啥活。很少会出现彻底不会彻底懵逼的现象,无非就是有的人机灵,他干的快点,有的人老实,干的慢点,但那点任务都能大差不差的干完,所以到最后拼的就是执行力,就跟打工一样嘛,你鬼点都没人家多没关系,踏踏实实的把你手上那份活干完,结果就不会亏待你。就算是成绩一般,年终岁末的时候,老师至少给你个奖状,给你个小红花,让家长孩子都能兴奋兴奋。所以,这个阶段的孩子,往往是想法越单纯越好,越听家长的话,越听老师的话越好。
那到了初二就不一样了,尤其是从下半学期开始,东西变难了,需要思考的东西变多了,这个时候学习的逻辑就变了,他不再是打工,不再是面向老板干活了,它更像是创业,是面向市场干活。你塞在老师面前,听话,老实,图表现,一丝不苟,努力拼命坚持,天天刷题已经没有太大的用了。这就像创业,你更多的时候要去明白市场的逻辑,商业框架的搭建,你不再是盲目的去拼劳力,拼苦力,拼谁干的时间长了,往后更多的是脑力和思维的比拼,而不是单纯的只是什么体力,执行力的比拼了。这个恰恰就是很多孩子,包括他的家长真正的短板,你去观察一下。
凡是极其强调努力,坚持,笨鸟先飞,拼命,夸大努力的重要性。那家长往往初二之后成绩就不好了,在社会上也就一直打工,也没赚过钱。换句话说,他没有经历过后面的路程,其实是不知道后面的路该怎么走的,他只能用他的经验去知道孩子的下一步。可是后面的版本跟前面的明明是不一样的呀,那孩子按照他的指导走方向都是偏的,自然就不买账了,所以孩子才会叛逆。
该文章来源于北京家教网:https://www.zhiyanxuan.com